图书介绍
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年报 2004【2025|PDF|Epub|mobi|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】

- 著
- 出版社: 北京市:原子能出版社
- ISBN:7502235752
- 出版时间:2006
- 标注页数:435页
- 文件大小:76MB
- 文件页数:472页
- 主题词:工程物理学-中国-2004-年报
PDF下载
下载说明
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年报 2004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
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。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。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,简称FDM(免费,没有广告,支持多平台)。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。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。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。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。不推荐使用!后期资源热门了。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!
(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,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)
注意: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: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
图书目录
编者的话1
冲击波物理与爆轰物理学科研究进展 谭华5
冲击波物理与爆轰物理5
1-2 损伤度函数模型用于三种钢层裂的二维数值模拟 裴晓阳等7
1-1 飞秒激光辐照铝材料的分子动力学数值模拟 辛建婷等7
1-4 二维多介质流体自适应网格技术应用 张展冀等9
1-3 高温高压下NaCl热力学特性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陈其峰等9
1-6 FCT技术在ALE方法中的初步应用 袁帅等10
1-5 内爆加载下果冻内外界面不稳定性数值计算 柏劲松等10
1-7 陶瓷材料的动态压缩测试 李英雷等11
1-8 金属圆管内爆轰波相互作用效应的数值模拟 张世文等12
1-9 爆轰产物驱动飞片运动数值模拟 金柯等13
1-10 重玻璃高压声速测量与反向加载光分析技术 周显明等14
1-12 冲击波加载速率对微射流影响的数值模拟 王裴等15
1-11 金属等熵线理论模拟 王学容15
1-13 可压缩流体的Rayleigh-Taylor和Kelvin-Helmholtz不稳定性 秦承森等16
1-14 爆轰驱动平板的抛射角方程 秦承森等17
1-16 拉氏流体动力学相容计算方法程序CHAP及其应用 张树道等18
1-15 Richtmyer-Meshkov不稳定性湍流混合数值模拟 周海兵等18
1-17 Levy-Kolmogorov湍流标度律 陈文等19
1-18 Al-Cu和Cu-Al阻抗匹配交叉实验初步分析 龙滔等20
1-19 冲击压力、加载速率及加载方式对于沟槽微射流的影响 刘超等21
1-21 高速碰撞问题的三维SPH数值模拟 梁龙河等22
1-20 光电法研究JO-9159炸药反应区宽度 王翔等22
1-22 JOB-9003炸药试件机械加载损伤超声检测 张伟斌等23
1-24 低电压冲击片雷管设计 蒋小华等24
1-23 多光纤检测平面波透镜波形测试技术 鲁斌等24
1-26 亚微米TATB爆轰波剖面实验 何碧等25
1-25 小型电爆管组件设计 蒋小华等25
1-27 炸药Spigot跌落试验 申春迎等26
核物理与等离子体物理学科研究进展 张保汉29
核物理与等离子体物理29
2-2 利用爆磁压缩发生器产生高功率高电压脉冲 孙奇志等34
2-1 等离子体断路开关导通过程的2维雪耙模型模拟 王刚华等34
2-3 多层长渡越时间轴向绝缘堆的闪络概率分析 王勐等35
2-4 电爆炸箔断路开关的理论和实验研究 郝世荣等36
2-6 螺旋型水介质Blumlein线的初步研究 梁川等37
2-5 等离子体源参数对长导通等离子体断路开关性能的影响 陈林等37
2-7 12MeV直线感应加速器轫致辐射靶靶面回流离子测量 禹海军等38
2-9 强流电子二极管中阴极等离子体的膨胀 夏连胜等39
2-8 大口径等离子体电极电光开关驱动源 冯宗明等39
2-10 LIA注入器发射度增长机理研究及其抑制措施 代志勇等40
2-11 利用光学渡越辐射进行强流束诊断 杨国君等41
2-12 用修正三梯度法测量束流发射度 张卓等42
2-13 共顶点同轴圆锥形及圆盘形传输线的电参数计算公式 宋盛义43
2-14 双脉冲电子束源实验 夏连胜等44
2-15 求解三种导体构形中相对论电子形成的空间电荷限制流 宋盛义45
2-16 n-γ分辨应用于252Cf自发裂变中子飞行时间谱测量 周浩军等46
2-18 裂变链成长初期的统计涨落与临界安全 郑春47
2-17 含硼聚乙烯中子衰减系数实验 邱东47
2-19 ST401塑料闪烁体中子、γ灵敏度测量 韩惠林48
2-20 CFBR-Ⅱ堆自发裂变中子价值有效系数计算 杜金峰等49
2-21 铅硼聚乙烯储源箱的屏蔽性能 李俊杰50
2-23 Li-Al靶件产量计算方法 陈炜51
2-22 基于制冷CCD的热中子数字成像系统 唐彬等51
2-24 γ探测器的中子灵敏度标定技术 李如荣等52
2-26 “强光”1号Z-Pinch实验一维空间分布X-Ray辐射特性 李林波等53
2-25 门控PMT中子衰减常数(负λ)测量技术 郭洪生等53
2-28 脉冲中子探测系统的中子灵敏度能量响应 杨洪琼等54
2-27 n、γ脉冲辐射场的裂变中子测量技术进展 杨洪琼等54
2-30 钒球介质内中子能谱和伴生γ能谱测量 郭海萍等55
2-29 聚乙烯和铝组合壳体的反照中子测量 刘荣等55
2-31 14 MeV中子场注量测量技术 蒋励等56
2-33 中子飞行时间测量技术 牟云峰等57
2-32 铀电镀片的制作及初步定量测试 王玫等57
2-34 DyFe10Si2化合物的中子粉末衍射测量 孙光爱等58
2-35 氢气放电源打靶的新谱线 王大伦等59
2-36 质子反冲闪烁望远镜系统的研制 陈渊等60
2-38 D-T中子181Ta(n,2n)180Tam反应截面的测量 朱传新等61
2-37 固体径迹火花自动计数器效率标定 温中伟等61
2-40 大面积2π多丝正比计数装置的研制 文德智等62
2-39 放射性气体活度测量装置建立 卓仁鸿等62
2-41 百太瓦级超短超强钛宝石激光装置 黄小军等63
2-42 X射线单能成像技术 杨国洪等64
2-44 薄铝埋点等离子体K线光谱半定量诊断 杨家敏等65
2-43 飞秒激光等离子体超热电子能谱 温贤伦等65
2-46 铝Kα吸收谱测量 杨家敏等66
2-45 螺旋波激发氢等离子体光谱诊断 王加扣等66
2-47 靶参数测量技术 高党忠等67
2-49 ICF模拟靶和低温冷冻气体的表征 雷海乐等68
2-48 利用高次谐波诊断自生磁场 焦春晔等68
2-50 PA-PVA-CH塑料微球充D2和Ar 张占文等69
2-51 “神光”-Ⅱ内爆动力学研究进展 缪文勇等70
2-53 CHBr薄膜制备的初步研究 冯建鸿等71
2-52 100TW飞秒激光诱发高能质子的实验 周维民等71
2-54 电磁内爆靶制备技术 刘德斌等72
2-55 飞秒激光与D2气体团簇相互作用 刘红杰等73
2-57 SC32,SC64多群核参数的研制与检验 宋红州等74
2-56 利用渡越辐射研究超热电子输运 王光昶等74
2-58 镁,镍同位素中高能中子-质子数据计算评价 孙伟力等75
2-59 耦合动态系统中反馈裂变对泄漏核辐射贡献的计算 应阳君等76
2-60 随机中子输运方程点堆模型解析解 刘建军等77
2-62 核参数敏感度的Monte Carlo研究 刘滨等78
2-61 随机中子输运方程解析解的改进 刘建军等78
2-63 等离子体过渡区电子压强的自洽场计算 朱希睿等79
2-65 快速计算细致组态原子结构 姜旻昊等80
2-64 含温有界原子模型下电子与离子直接碰撞电离截面 田明锋等80
2-66 稠密等离子体的含温有界超Hartree-Fock自洽场原子结构 孟续军81
2-67 多束激光球靶耦合中能量沉积的均匀性 朱森昌等82
2-68 烧蚀RT不稳定性非线性过程模拟 叶文华等83
2-70 LARED-H程序的激光黑腔靶耦合数值模拟 古培俊等84
2-69 辐射在填充介质管中输运的理论研究 许琰等84
2-71 激光与平面靶耦合的非平衡辐射 古培俊等85
2-73 多介质流体界面不稳定性程序 吴俊峰等86
2-72 类镍离子碰撞机制的重要进展 张国平等86
2-74 无碰撞等离子体中电子束流不稳定性的时空演化 郑春阳等87
2-75 全固态窄脉冲电源的研制 张亚斌等88
2-77 用KDP晶体串接增加THG接受带宽的研究 季来林等89
2-76 脉冲电晕等离子体反应器能量注入效率 任先文等89
2-78 高功率激光系统软边光阑设计 夏兰等90
2-79 第9路片状放大器系列的研制 唐贤忠等91
2-81 超高压高精度激光状态方程实验测量 黄秀光等92
2-80 激光直接驱动状态方程实验铝铜阻抗匹配靶的制作和测量 叶君建等92
2-82 倍频激光直接驱动透镜列阵均匀照明系统的优化设计与实验考核 黄秀光等93
2-84 低功率密度激光驱动的类镍钽X射线激光 王琛等94
2-83 利用皮秒激光驱动瞬态X射线激光实验 王琛等94
2-85 小型充气触发管 孙山等95
2-87 X射线辐照感生电流试验 邓建红等96
2-86 火花离子源引出束流特性 向伟等96
2-88 用叠层式探测器测量快中子堆γ谱实验 袁永刚97
2-89 残余气体对直线感应加速器束流发射度的影响 代志勇等98
工程学科研究进展 武振有101
工程101
3-2 面向多目标动态优化设计的混合遗传算法 魏发远103
3-1 虚拟布线技术 魏发远103
3-3 虚拟样机中电缆的建模与仿真 魏发远104
3-5 面向动态数据的PDM应用 陈浪105
3-4 一类装填布局问题的半自动求解方案 魏发远105
3-6 CAD工程图样中自由表格信息快速提取技术 陈浪106
3-8 模拟X射线作用于圆锥壳载荷的柔爆索加载技术 邓宏见等107
3-7 用外推法预示再入飞行器的随机振动环境 李春丽等107
3-9 随机振动控制算法研究与仿真分析 严侠等108
3-11 钝头弹体对韧性金属圆板的剪切冲塞和穿甲 陈小伟等109
3-10 神经网络响应面法及其在随机结构动力可靠度分析中的应用 陈颖等109
3-12 φ25mm小尺寸缩比钻地弹的实验 陈小伟等110
3-13 带前舱物的钝头弹对金属靶的正穿甲分析 陈小伟等111
3-15 基于虚拟模型的目标易损性/战斗部威力评估方法 卢永刚等112
3-14 钻地弹的力学设计 陈小伟112
3-16 杆条类杀伤元素终点毁伤威力 卢永刚等113
3-18 基于数值计算结果的破片战斗部威力仿真方法 杨云斌等114
3-17 弹丸穿钢靶姿态变化的数值模拟 余春祥114
3-19 库存装备可靠性验证试验条件 彭忠明等115
3-20 基于面元检测方法的反导战斗部毁伤评估系统 杨云斌等116
3-22 掺杂丙烯酸酯泡沫的原位成型技术 张林117
3-21 激光微加工技术在ICF中的应用 唐昶环等117
3-24 曲面薄壁异形件的旋压成形工艺 李亚非118
3-23 阵列化空间滤波器关键结构技术 周海等118
3-25 应用有限元法对起吊螺栓的随机应力分析 何英等119
3-26 高压容器耐压及气密性试验检测系统的设计 王妮娜等120
3-28 车削工件温度场的构建与误差分析 陈东生等121
3-27 机电一体化实验装置设计 宓方伟等121
3-29 5A06铝合金薄板搅拌摩擦焊工艺 邓升斌等122
3-30 基于Web的远程有限元分析服务系统 周丹晨123
3-31 异种金属机器人自动焊焊缝射线检测技术 王增勇等124
3-33 高密度钨基合金部件超声检测技术 王增勇等125
3-32 薄壁曲面铅合金铸件X射线检测技术 王增勇等125
3-34 五轴联动数控加工后置处理器定制 雷大江等126
3-36 基于PDM的工装设计管理模型 彭泽军等127
3-35 基于改进BP网络的电火花加工工艺选择模型 彭泽军等127
3-37 射线底片中的缺陷定量技术 孙朝明等128
3-39 利用小波方法实现射线图像的缺陷分割 孙朝明等129
3-38 焊接现场射线检测技术应用分析 孙朝明等129
3-40 厚壁椭圆形封头热拉伸成形及有限元模拟 周朝辉等130
3-41 幅度可控的六自由度浮动装配台设计 吴祉群等131
3-42 基于VR的装配工艺设计 汪代勇等132
3-44 工序图CAD系统设计 蒋小应133
3-43 用有限元法研究微细钻头振动钻入的动力学特性 黄文133
3-45 城市袋装生活垃圾破袋破碎分选设备的研制 姜科文等134
3-46 基于实体模型的计算机辅助夹具设计 兰成均135
3-48 精密垫片精冲工艺有限元分析与模具设计 舒行军等136
3-47 基于华铸CAE系统的铅铸件低压铸造工艺应用研究 李斌等136
3-49 气浮式转子静平衡测量技术 陶继忠等137
3-50 轻材料车削切削参数对粗糙度的影响趋势 陈杰等138
3-51 夹具动力学效应的工程分析 朱学旺等139
3-53 CZ14型压电加速度传感器动态仿真及机电耦合分析 罗承刚140
3-52 再入飞行状态模拟试验平台设计 陈强洪等140
3-54 不同类型弹丸侵彻性能数值模拟比较 屈明141
3-56 振动环境试验设备系统仿真 牛宝良等142
3-55 离散杆定向战斗部研究 路中华等142
3-58 钢丝绳隔振器隔振性能试验 周桐等143
3-57 振动试验设备仿真系统中的数据通讯 宋琼等143
3-59 复合薄膜透湿率对分子筛吸附性能的影响 陈晓丽等144
3-60 刚性弹对金属靶板的斜穿甲分析 陈小伟145
3-61 螺栓啮合螺纹段的轴力、等效应力分布及摩擦的影响分析 尹益辉等146
3-63 轴向载荷下螺栓连接结构变形和应力的三维有限元分析 尹益辉等147
3-62 楔环连接结构非线性力学行为的实验和有限元数值模拟 尹益辉等147
3-64 螺栓强度的随机与模糊可靠性分析 尹益辉等148
3-65 轴向载荷下螺栓非啮合螺纹段变形的实验和三维有限元计算分析 尹益辉等149
3-67 中低放实验室退役工程源项调查 曾俊辉等150
3-66 不锈钢过滤材料过滤特性 熊旺等150
3-68 地质材料本构模型 王政等151
3-69 智能延迟触发产生器设计 江孝国等152
3-71 球面零件钻孔专用夹具 全川生153
3-70 造纸烘缸内部结构的改进 孙铭153
3-73 CdS改性TiO2光催化剂的制备及结构 周秀文等154
3-72 TiO2/CdS复合半导体光催化剂降解甲基橙实验 周秀文等154
3-74 SLS快速成形的直线导轨高速扫描动态轨迹误差的仿真 李建国等155
3-76 隔振器对加速度开关工作性能的影响 胡军156
3-75 抗干涉齿轮集机构的优化编码方法 高杨156
3-77 薄膜热电偶在炸药切削试验中的应用 刘维等157
3-79 真空热解析分析系统的研制 程贵钧等158
3-78 内曲面等深沟槽炸药件加工的CAM应用技术 王依全等158
3-80 基于虚拟仪器的网络化光能量测量系统 王晓东159
3-81 自流式充氢过程数值模拟 石正军等160
3-83 基于实验模态的某结构动力模型修正 李海峰等161
3-82 炸药脆性材料切削加工数值模拟 李海峰等161
3-84 球形炸药的水下爆炸场仿真 成伟162
3-86 三点弯曲试件DSIF近似计算几种模型的比较 罗景润等163
3-85 圆弧类回转体模具表面均匀涂层 肖云峰等163
电子学与光电子学学科研究进展 苏伟 张卫167
电子学与光电子学167
4-2 强光光学元件波前检测算法 邓燕等169
4-1 激光损伤阈值单脉冲激光测量方法 胡建平等169
4-3 高功率激光装置中透镜一阶“鬼”点形成规律分析 王方等170
4-4 大口径单脉冲过程驱动电光开关研究进展 张雄军等171
4-6 高分辨率波前检测技术 谌桂萍等172
4-5 高效光学加工技术 王健等172
4-7 光学材料微缺陷引起的损伤机理及后处理 柴立群等173
4-9 平面数控抛光工艺优化技术 陈贤华等174
4-8 高精度波长调谐相移技术 柴立群等174
4-11 超连续谱注入光参量放大的宽带1053 nm飞秒脉冲产生技术 曾小明等175
4-10 高精度数控化学抛光技术 侯晶等175
4-12 环形抛光的生产工艺 杨李茗等176
4-14 掺钕无机液体激光器的初步研究 曹丁象等177
4-13 高功率固体激光器光学元件位相误差滤波 陈源画等177
4-15 新型衍射光学聚焦透镜元件设计 王成程等178
4-17 原型装置单路模拟运行演示系统设计和开发 袁静等179
4-16 “神光”-Ⅲ原型放大器洁净度实验 杨东等179
4-18 高负载脉冲氙灯管壁特性实验 陈远斌等180
4-20 预电离效应对高功率脉冲氙灯光效的影响 贺少勃等181
4-19 高功率激光放大器中的能量传输 贺少勃等181
4-21 用于ICF的光栅特性 杨春林等182
4-23 差分吸收激光雷达测量NO2浓度的实验 李国会等183
4-22 基于Web的ICF物理实验数据查询系统 陈红素等183
4-24 恒流源磁场的设计 罗光耀等184
4-26 超宽带渐变式同轴到平板过渡结构研究 廖勇等185
4-25 任意时间分布电子束同单间隙微波腔的非线性自洽过程 李正红等185
4-27 S波段长脉冲相对论速调管放大器的初步研究 黄华等186
4-29 磁绝缘线振荡器谐振腔的高频特性 郭焱华等187
4-28 TEM喇叭天线低频补偿实验 廖勇等187
4-31 三自由度模拟支撑致稳平台系统设计及实验 叶长春等188
4-30 铁电体触发开关实验 丁恩燕等188
4-33 基于面阵探测器6/9MeV新型高能工业CT系统 陈浩等189
4-32 光学平台减振方法初步分析 赵忠杰189
4-35 450W二极管泵浦Nd:YAG薄片激光器 姚震宇等190
4-34 FEL用注入器研制 黎明等190
4-36 CFEL光阴极注入器驱动激光器的实验 陈亚男等191
4-38 千瓦级二极管泵浦热容固体激光器 蔡震等192
4-37 LD驱动电源远程控制的设计和实现 郑旭峰等192
4-40 20 MW速调管调制器研制 甘孔银等193
4-39 HPM脉冲压缩双路并联功率合成实验 和天慧等193
4-42 石英玻璃介质相位共轭实验 童立新等194
4-41 单晶LaB6热阴极直流发射特性 王汉斌等194
4-44 微波器件HPM效应 王艳等195
4-43 高功率薄片激光介质温度与应力数值模拟 涂波等195
4-46 光学平台微角振动精密测量技术 王雁196
4-45 红外/雷达双传感器融合目标跟踪算法 郑黎义等196
4-47 ProE在模拟负载结构设计中的应用 潘文武等197
4-49 计算机系统高功率微波效应 王艳等198
4-48 Tesla变压器形成线电压测量系统设计 李名加等198
4-51 液体相位共轭技术应用于高重复频率双通放大器实验 高清松等199
4-50 DVR计算机数字监控系统 黎燕凌等199
4-52 偏振分光系统中相位延迟的计算与补偿 颜宏等200
4-54 500 mJ,400 Hz电光调Q MOPA绿光泵浦激光器 唐淳等201
4-53 中低层大气蒙气差及其受大气参数的影响分析 张家如等201
4-56 运动小目标的数值模拟 葛成良等202
4-55 162W二极管泵浦Nd:YAG腔内倍频激光器 姚震宇等202
4-57 V形槽硅微通道冷却器的研制 李奇峰等203
4-59 PLC激光时序控制系统的研制 张蓉等204
4-58 二极管激光器模块式微通道冷却器的优化设计 吕文强等204
4-60 12 kW二极管泵浦激光模块 蔡震等205
4-62 全固态超宽带脉冲源调试 冯仕云等206
4-61 高功率微波脉冲压缩储能谐振腔的测量与调试 程云等206
4-63 热容激光器激光介质的热力学数值模拟 胡浩等207
4-65 高功率半导体开关DSRD的物理特性及应用 梁勤金等208
4-64 CFEL混合型波荡器研制 黎维华等208
4-66 高平均功率LD脉冲电流源 王沐等209
4-68 15%占空比27kW二维叠阵二极管激光器 武德勇等210
4-67 二极管端泵浦2 μm Tm:YAG激光器 王卫民等210
4-69 100 μm FIR-FEL摇摆器的改进 余虹等211
4-71 高速图像处理系统的研制 刘志强212
4-70 模块化大靶面强快靶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与研制 袁学文等212
4-73 二次喉道扩压器对COIL出光性能的影响 蔡光明等213
4-72 激光时序信号实时在线监测系统 卓红艳等213
4-75 高功率超宽带减小型锥削螺旋天线 廖勇等214
4-74 重复脉冲强流电子束引导磁场的设计及实验 张永辉等214
4-76 基于小波多分辨率分析和数据融合技术的弱小目标检测 顾静良等215
4-78 高能激光功率能量测量中的定标方法 魏继锋等216
4-77 大口径激光波前测量方法 彭勇等216
4-79 小波变换在二维图像背景处理中的应用 向汝建217
4-81 低对比度弱小目标检测算法 顾静良等218
4-80 模块化大靶面高能激光靶斑仪 何均章等218
4-83 组合振子天线实验研究 谢平等219
4-82 高平均功率薄片激光多通泵浦耦合系统设计 蒋建锋等219
4-85 微波BJT器件噪声参数的抽取 刘章文等220
4-84 频谱测量中的边带噪声误差估测 刘章文等220
4-86 一种宽带雷达数字化接收机的设计 陈大海等221
4-87 舰载设备电磁兼容性设计分析 林立杰222
4-89 基于TMS320VC5416的计算装置设计 包晓瑜等223
4-88 电子引信安全系统设计 涂诗美等223
4-90 “叉指”式静电伺服微加速度计敏感芯片的设计 何晓平224
4-91 准LIGA工艺的关键技术 陈光焱225
4-93 小型高压冷阴极触发管性能分析 陈玮玮226
4-92 滤波功分器设计 李林翠226
4-95 直流局部放电测试系统的研制 冉汉政等227
4-94 宽频微带三等分功分器设计 唐先发227
4-96 脉间二相编码雷达高度表信号处理器 刘建新228
4-98 纳秒精度长延时同步技术 陈克难等229
4-97 基于PCI总线特快信号测试卡的设计 叶江峰229
4-100 多芯电缆屏蔽效能的脉冲电流注入法测量 周启明等230
4-99 4 kV功率MOSFET管纳秒脉冲源 陈静230
4-101 单运放辐照后的退火 牟维兵等231
4-102 小型变压器内油的膨胀效应和空心胶囊的应用 谈效华等232
4-104 单通道GPS模拟信号源的设计 罗晓莉233
4-103 瞬时辐射对80C31单片机性能的影响 周开明等233
4-105 基于射频模块MAX2740设计的高动态GPS接收机前端 吕立明等234
4-107 基于FPSOC的一类嵌入式系统设计 马卫东等235
4-106 特种九芯电缆传输函数 周启明等235
4-108 瞬时测频量化编码仿真 陶荣辉236
4-110 中频PCM/FM信号全软化FM解调的一种实现方法 孙秀睿238
4-109 一种逆合成孔径雷达成像干扰方法 李源238
4-111 用脉冲激光同轴全息技术测量微射流 叶雁等239
4-113 微射流粒子场的同轴Fraunhofer全息测试 李作友等240
4-112 BB-520型全息介质的线性处理工艺 李作友等240
4-114 二次升压的重复频率脉冲电源 谢敏等241
4-116 TK512B科学CCD相机驱动设计 江孝国等242
4-115 闪光照相条件下相对质量吸收系数的测量 管永红等242
4-117 FTO客体3m闪光照相的Monte-Carlo研究 刘军等243
4-118 小型中子探测器的抗振结构 范锐锋等244
4-119 光纤任意反射面速度干涉系统的应用 翁继东等245
4-120 闪光照相中的后锥散射 施将君等246
4-121 新型全光纤弹速测量系统 王翔等247
4-123 高能轫致辐射光源参量及测量原理 施将君等248
4-122 高效率BF3正比探测器阵列探测中子技术 范锐锋等248
4-124 刚架挠度在线监测系统研制 蒋家桥249
4-126 3~6 GHz宽带数字示波器检定自动化 郭伟民等250
4-125 采用波导提高远红外自由电子激光的净增益 束小建等250
4-127 快前沿高压脉冲源研制 刘英等251
4-129 静电计检定标准装置的建立 王晓敏252
4-128 一种简便的脉冲幅度测量法 郭伟民等252
4-131 微波屏蔽实验室设计 魏翔文等253
4-130 失配不确定度控制方法 王建忠等253
4-132 射频S参数测试技术 魏翔文等254
4-133 电磁干扰诊断测试技术 王建忠等255
4-134 光电法测试冲击片雷管的飞片速度 邓志国等256
4-136 热容激光器激光输出特性的数值模拟 胡浩等257
4-135 以氮气为载气的碘喷管位置计算 谢秀芳等257
化学与化工学科研究进展 彭述明261
化学与化工261
5-2 含氰放射性电镀废液处理技术 李克刚264
5-1 移动电解去污技术 黄鹤翔等264
5-4 氧气环境中金属铀表面氧化过程的XRD研究 张延志等265
5-3 四钛酸钾晶须处理含铀废水实验 万小岗265
5-6 金属铀各相电子结构与原子力 陆春海等266
5-5 聚酰亚胺抗氚辐照性能 熊义富等266
5-7 氕和氘在Pd-8%Y合金管中的渗透性能 宋江锋等267
5-8 钯合金膜分离器级串氢同位素分离 宋江锋等268
5-10 局域密度泛函法比较研究钕铀的电子结构 陆春海等269
5-9 CO,O2,H2O预覆盖对钯吸氢速率的影响 张桂凯等269
5-11 温度对PC膜结构、性能的影响 褚明福等270
5-12 钽、钨、锡涂层氧含量的测定 卞敏等271
5-13 铀与UO2表面铝薄膜生长行为的俄歇电子能谱分析 周韦等272
5-14 铀与表面铝薄膜界面反应的俄歇电子能谱分析 周韦等273
5-16 铀氢真空原位反应 陆雷等274
5-15 工艺参数对铀表面铝镀层热应力分布影响 董平等274
5-17 铀表面铝镀层热应力分布 董平等275
5-18 U-6Nb合金机加过程中的塑性变形及其消除方法 何立峰等276
5-19 U-5.7Nb合金的微观变形机制 王小英等277
5-20 U薄膜和U-Al微靶制备 吕学超等278
5-22 多层塑料微球的研制 陈素芬等279
5-21 卤素掺杂PMP低密度泡沫材料的研制 尹强等279
5-24 镍钨合金镀层结构 万小波等280
5-23 干凝胶法制备空心玻璃微球 陈素芬等280
5-25 耐高低温粘结剂材料的制备 任洪波等281
5-27 有机物单层包覆金团簇的制备与应用 王宇光等282
5-26 有机-无机杂化低密度多孔材料的研制 任洪波等282
5-29 全氘代对二乙烯基苯泡沫的制备 罗炫等283
5-28 用超声化学法制备有机包覆纳米银 付志兵等283
5-31 重水提氚工艺关键技术-催化交换单元演示实验 罗阳明等284
5-30 聚间亚苯基硼碳化硼先驱体的合成 刘一杨等284
5-33 红外光谱分析在CECE系统中的应用 傅中华等285
5-32 絮凝微滤组合工艺(CMF)处理含铀废水 赵军等285
5-34 Pt-PTFE疏水催化剂净化含氚空气中的氚 杜阳等286
5-35 Pt—SDB疏水催化剂的抗毒稳定性 但贵萍等287
5-36 TiO2薄膜的制备及甲醛的光催化降解 龙素群等288
5-38 钚镅污染手套箱系统的去污技术 谭昭怡等289
5-37 地下水析出UO2的Eh值计算和应用 康厚军等289
5-40 金属钛中杂质元素的中子活化分析 李梅等290
5-39 铀裂变产物中133Xe的分离 姜林等290
5-41 从裂片溶液中分离99Mo的示踪实验 李兴亮等291
5-42 钛吸/放氚的热力学特性 黄刚等292
5-43 新型无油、小体积微球高压充氘氚系统的研制 李海容等293
5-45 钚质谱分析灵敏度的提高 龙开明等294
5-44 添加链烃催化脱硫脱硝实验 任先文等294
5-47 臭氧处理生活污水的应用 张晔等295
5-46 水蒸气/氨活化在脉冲电晕脱硫工业中试装置上的应用 任先文等295
5-48 脉冲放电等离子体烟气脱硫脱硝工业试验 陈伟华等296
5-49 氧碘化学激光气固相化学反应体系热力学分析 许正297
5-51 聚合物锂离子电池制备技术 崔益秀等298
5-50 导电塑料双极板的制备及性能 兰伟等298
5-53 可生物降解的亲水性高分子与脂质体间相互作用 张凌299
5-52 吸光光度法测定电解锌粉用电解液中微量铁离子的含量 常芳299
5-54 JB-9014炸药模压成型的密度影响因素 周旭辉等300
5-56 冲击片雷管组件X射线无损检测 杨存丰等301
5-55 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的制备及性能 刘绪望等301
5-57 聚氨酯泡沫塑料泡孔结构与力学性能关系 王建华等302
5-59 3,3′—二氨基-4,4′—偶氮呋咱及其氧化偶氮呋咱的合成 李洪珍等303
5-58 GH-927网络炸药配方 袁启纯等303
5-60 炸药热分解对爆轰性能影响的模拟 高大元等304
5-61 HNS-Ⅳ为基的PBX配方性能 刘永刚等305
5-63 不同温度下劈裂加载JOB-9003炸药的声发射特性 田勇等306
5-62 炸药部件γ射线局部密度的无损检测 杨存丰等306
5-64 六硝基六氮杂三环十四烷对二呋咱(HHTTD)合成 黄明等307
5-66 新法合成FOX-7 程碧波等308
5-65 钝感炸药配方 关立峰等308
5-67 点火药与接触材料在老化过程中的相容性及金属材料腐蚀 陈捷等309
5-69 大尺寸多孔硅/硝酸盐复合材料的制备 郁卫飞310
5-68 超细炸药比表面积测试技术 陈娅等310
5-70 新型钝感炸药1-氧-2,6—二氨基-3,5-二硝基吡嗪的合成及表征 黄忠等311
5-72 硫酸处理的ZN-1阻尼材料的黏接性能 田春蓉等312
5-71 CL-18的合成 徐容等312
5-74 硝酸酯炸药与聚氨酯胶的相互作用 左玉芬等313
5-73 用原位漫反射红外光谱研究升温速率对HMX炸药热分解过程的影响 刘学涌等313
5-75 JOB-9003、JB-9014炸药老化规律 徐涛等314
5-76 炸药车削热分析的移动热源方法 石正军等315
5-77 含氚废气处理 杨勇等316
计算机与计算数学学科研究进展 吴志杰 王双虎319
计算机与计算数学319
6-2 三维多介质欧拉有限体积格式的混合算法 何长江等323
6-1 大规模数值模拟数据的无损压缩 陈虹等323
6-3 金属圆筒内爆轰波对碰效应的欧拉数值模拟 何长江等324
6-5 近似保角的自适应坐标变换方法 岳晶岩等325
6-4 保质量的自适应坐标变换方法 沈智军等325
6-6 主机安全监控系统设计 沈卫超326
6-8 一种变分方式的平面网格生成与网格重分方法 姚彦忠327
6-7 结构与非结构网格局部优化方法 倪国喜等327
6-9 远程分布式跟踪驾驭可视化系统的研制 曹轶等328
6-10 基于激光靶耦合问题的二阶精度重映算法 翟传磊等329
6-11 非结构网格RKDG有限元方法求解多介质界面问题 蔚喜军330
6-12 TB级存储系统测试及分析报告 张晓霞331
6-14 一种基于实测的高维动态负载平衡方法 曹小林等332
6-13 三维激光等离子体相互作用并行数值模拟 陈军等332
6-15 二维三温Lagrange流体力学计算中时间步长的自动控制 符尚武333
6-17 HDF5存储机制研究及应用 夏芳334
6-16 二维可视化软件2D-DVS(2.0)的设计与实现 马彦334
6-18 斜入射激光平面靶耦合的数值模拟 勇珩等335
6-19 斜激波与有扰界面相互作用的数值模拟 唐维军等336
6-21 二维多介质欧拉自适应网格方法研究 冯其京等337
6-20 多分辨率并行等值面绘制 艾志玮337
6-22 具有界面修正项的二阶精度无条件稳定的并行格式 袁光伟等338
6-23 老版本FORTRAN程序的结构化改造 张广财等339
6-25 多目标攻击排序及火力分配建模与解算 高坚340
6-24 适应于复杂流场的二阶Godunov型差分格式 刘玉侠340
6-26 弱条件线性方程组简单迭代法的初值选择及其应用 付尚朴341
6-27 空战关键信息与战术规则提取算法 高坚342
6-29 层次分析法中两类标度转换的保序性 蔡雷343
6-28 一种新的模糊多属性群决策方法 蔡雷等343
6-30 用UML和Rational Rose实现程控测试系统的结构设计 齐军344
6-31 容错性指令分析与处理技术 颜运强345
6-32 自编测控软件的可靠性测试 李洪敏等346
6-34 使用多线程技术提高VR应用的性能 汪代勇等347
6-33 基于Web服务面向虚拟企业的柔性工作流管理技术 周丹晨347
6-35 基于SQL Server 2000的放射性废物信息管理系统 潘广炜348
6-36 薄壁壳体零件热加工变形控制工艺 葛瑞荣等349
6-38 二维三温能量方程的部分Newton迭代法 谷同祥等350
6-37 辐射扩散方程的自适应坐标变换方法 崔霞等350
6-39 耦合AMR的GEL算法 官翔飞等351
6-41 关于无网格方法中撒点算法 王瑞利等352
6-40 二维欧拉多介质流体力学数值模拟-TVD+VOF方法 王丽丽352
6-43 三维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程序的并行计算 王裴等353
6-42 一种高精度保界的守恒重映方法 温万治等353
6-44 ALE中的重映算法 熊俊等354
6-46 非线性抛物型方程迭代加速计算方法 袁光伟355
6-45 非结构多边形网格解扭和重分方法 周海兵等355
6-47 二维拉氏自适应流体动力学(LAD2D)软件研制 王瑞利等356
6-48 一种用于选择性分割的动态轮廓模型 王文远357
6-50 基于数据复制的数据集成技术 胥永康等358
6-49 基于数据转换的数据集成技术 胥永康等358
6-51 EJB设计模式中的层间数据传输对象 张伟燕359
6-52 实体EJB的双重持久化设计 张伟燕等360
6-53 用软件缺陷数据进行缺陷预测 李立清361
6-54 网络入侵检测系统警报过滤算法设计 陈志文等362
6-55 一个基于IPsec的组播数据源认证设计方案 张春瑞等363
6-57 基于VxWorks的实时图像采集技术 谢诚等364
6-56 无线局域网802.11i与IPSec的比较分析 王开云等364
6-58 面向某材料加工虚拟培训系统的视景仿真技术 郑澎等365
6-60 VxWorks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的共享内存网络 周小伟等366
6-59 激光放大器腔光传输的并行模拟计算 张亚林366
6-61 采用CORBA事件服务实现推模式 曾司凤367
6-62 模具任意初始温度场的实现方法探讨 谢志毅等368
军备控制学科研究进展 李志民371
军备控制371
7-2 基于混沌序列的频域图像加密技术 尹显东等372
7-1 光纤扰动入侵检测技术研究 王欣372
7-3 基于CDMA的无线数据传输平台 陈宇晓等373
7-5 用VC++实现AES的Rijndael算法 郭超等374
7-4 核材料核查中信息屏障技术 唐家鱼374
7-6 铀微粒样品源中总铀量的估计 龙开明等375
7-8 氧化钚材料871 keV特征射线的探测实验 刘素萍等376
7-7 核材料监控过程中虚警率 储诚胜等376
7-9 移动式37Ar快速测量原型系统研制 李伟等377
7-10 主动法探测炸药成分实验 向永春等378
7-11 用符合计数研究“钚的质量属性”与“氧化钚不存在属性” 师学明等379
7-13 用大尺度示踪粒子试验数据评估放射性核素输运模型RATRANS 李凯波380
7-12 符合计数在钚的属性测量中的应用研究 师学明等380
7-14 美国宙斯盾弹道导弹防御系统保护区域初步分析 黄维国381
7-16 中国的核不扩散政策及朝鲜核问题 康春梅382
7-15 伊朗核材料制备能力及影响 康春梅等382
7-17 中国核战略评析 孙向丽383
7-19 军控核查数据库光盘全文检索功能的原理及实现 史建斌384
7-18 日本核武化潜力分析 竺家亨等384
7-21 国外核弹头销毁前的核查与追踪技术 陈正等385
7-20 韩国核能力 史建斌385
材料学科研究进展 梅军389
材料389
8-2 等离子体预处理提高金刚石薄膜/基体间结合力 李建国等392
8-1 热丝法气相沉积纳米金刚石薄膜 李建国等392
8-4 EPT/BIIR橡胶密封材料制备及其性能 黄琨等393
8-3 感压复合材料压阻性能 吴菊英等393
8-5 温度对Fe-35Ni-15Cr合金力学性能和微观组织的影响 谭云等394
8-6 硅泡沫垫层材料老化性能 张凯等395
8-8 Y(Fe,Si)12化合物结构与磁性的第一原理计算 孙光爱等396
8-7 氚化钛中氦的热解析 王海峰等396
8-9 CoFeV薄膜材料界面结构的中子反射实验 陈波等397
8-10 LaNi4.25Al0.75合金吸放氚性能 王维笃等398
8-12 纳米Zr-V-O粉末的XRD及TG-DSC研究 晏洪波等399
8-11 金属Ti中He扩散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孙铁英等399
8-13 湿度和试验速度对6LiD压缩性能的影响 黄海等400
8-14 喷涂过程中薄壁件变形控制方法 蒋驰等401
8-15 贫铀表面脉冲电镀镍的组织结构与抗腐蚀性能 王庆富等402
8-16 U表面Al及Ti/Al双重镀层的电化学腐蚀特性 王庆富等403
8-17 偏压对TiN/Ti薄膜组织、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鲜晓斌等404
8-19 Al-Si合金与HR-2钢热等静压直接扩散连接 李强等405
8-18 Be与CuCrZr热等静压扩散连接技术 王锡胜等405
8-20 CaO/ZrO2短纤维复合材料制备与性能 赵三团406
8-22 SBP挤压成型工艺的应用 贾玉斌407
8-21 纳米Mg-Ni合金的制备技术 熊义富等407
8-24 氢化锂的高温拉伸性能 邱志聪等408
8-23 充氚时效不锈钢微观断裂机制 任大鹏等408
8-26 纯铀表面的激光快速熔凝处理 张友寿等410
8-25 用磁搅拌技术减轻和消除铍的焊接缺陷 张友寿等410
8-28 阴极电弧离子沉积TiN/Ti镀层腐蚀特性 鲜晓斌等411
8-27 HR-1不锈钢中氦泡的长大行为 朱新亮等411
8-30 高功率激光薄膜及相关检测技术 马平413
8-29 用X射线全反射法测量U基Al膜的厚度与密度分布 王勤国等413
8-31 微波等离子体离子束刻蚀技术 张继成等414
8-33 Co/BaTiO3纳米复合薄膜的PLD法制备 吴卫东等415
8-32 KDP晶体Sol-Gel膜技术 陈宁等415
8-35 超声波辅助电解方法制备金属纳米粉末 雷海乐等416
8-34 薄膜物理与制备技术 吴卫东等416
8-36 强场物理与快点火靶的制备 杜凯等417
8-38 五轴水浸超声扫查系统研制 李建文418
8-37 光学亚表面损伤的探测和后处理技术 陈宁等418
8-39 60Si2MnA簧片热处理技术 刘春燕等419
8-41 离子束辅助沉积陶瓷-金属封接 伍智等420
8-40 激光辐照硅、锗材料形成表面波纹实验 袁永华等420
8-42 锰铬掺杂对陶瓷表面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雷杨俊等421
8-43 聚合物复合膜的制备及吸液性能 杨固长等422
8-45 聚苯硫醚/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增韧 陈晓媛等423
8-44 磁控溅射锆钒合金膜 梁建华等423
8-46 耐高温抗静电复合材料 芦艾等424
8-48 聚硅氧烷增容母料的制备及应用 丁国芳等425
8-47 JB-9014等静压成型件的力学及热性能 雍炼425
8-50 新型铸装炸药生产工艺 郭朋林等426
8-49 TNT基炸药机械加工用切削液 李海波等426
8-51 泡沫硅橡胶拉伸压缩过程的扫描电镜原位观察 李敬明等427
8-52 基于WLF方程的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贮存寿命评估 李敬明等428
8-54 以推进剂为燃料对炸药的快速烤燃试验 吕子剑等429
8-53 Zr粒度及活度对其点火药作用时间的影响 李华等429
8-55 炸药柱超声C-扫描成像检测 杨占锋等430
8-56 胶对垫层力学性能影响 温茂萍等431
8-58 等静压、模压JOB-9003炸药件力学性能各向同异性 温茂萍等432
8-57 爆电电源炸药网络装药性能 黄薇等432
8-59 胆固醇封端的功能化ε-己内酯的高聚物/寡聚物 张凌433
8-60 泡沫硅橡胶老化后的压缩性能 周红萍等434
附录 2004年硕士、博士研究生毕业学位论文题目439
热门推荐
- 1176093.html
- 3579975.html
- 896377.html
- 1644107.html
- 3486851.html
- 402154.html
- 3840514.html
- 1623854.html
- 536443.html
- 3681477.html
- http://www.ickdjs.cc/book_1673765.html
- http://www.ickdjs.cc/book_1136220.html
- http://www.ickdjs.cc/book_1138095.html
- http://www.ickdjs.cc/book_1496790.html
- http://www.ickdjs.cc/book_2878009.html
- http://www.ickdjs.cc/book_2621575.html
- http://www.ickdjs.cc/book_2945905.html
- http://www.ickdjs.cc/book_3497249.html
- http://www.ickdjs.cc/book_3655231.html
- http://www.ickdjs.cc/book_3174754.html